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新论推荐

刘志彪:从“发展竞争”转向“平等竞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11/27 11:01稿源:北京日报

  刘志彪

  民营企业的定心丸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这是近期中共中央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的最大的定心丸。

  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针对民营企业的经济歧视,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实践的经验,需要逐步推动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过渡,推进公平正义取向的普惠制政策。这是给民营企业认真安心求发展的真正定心丸。

  民营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景和发展民营经济的底气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用“五六七八九”五个数字概括了我国民营经济所具有的特征和作出的贡献。民营经济可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景和底气,主要来自于: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使命、任务和国情及发展阶段,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二是我国宪法规定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利益;三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纠正某些地区、行业及某些时期的错误做法,抓住某些侵犯民营企业家产权和利益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给民营企业家以正确的预期。

  民营经济的困难与民营企业家的定心丸

  近年来,正值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有下行压力的时期,社会上又开始出现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使很多民营企业家感到困惑和担忧。习近平总书记因此重申了“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这是近期中共中央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的最大的定心丸。

  我们情不自禁要问的问题是:既然我国宪法的规定摆在那儿,中央起“定海神针”作用的路线方针政策摆在那儿,为什么在实践中还有很多企业家会对民营经济发展前景持谨慎甚至比较悲观的态度呢?这可能跟这些年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遇到困难有四个原因: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二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三是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四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其实,第一个困难是所有企业都必须正视和客观面对的,是个体和局部无法克服的;第二个困难也是考验所有企业在竞争中能不能胜出的关键因素,无法跨越发展阶段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之处,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魅力所在;第四个困难虽然关乎企业加紧修炼内功的问题,但是也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的不稳定有关,如针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不力,长此以往就会诱使民营企业家的短期掠夺行为,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我认为,民营经济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从而形成民营企业家悲观预期的最大因素,其实是第三个即针对民营企业的不少政策措施无法彻底落地,他们长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逐步推动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过渡,推进公平正义取向的普惠制政策

  对民营企业的一些政策措施长期不落实,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针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如产业和市场准入歧视、税收歧视、信贷和融资歧视、补贴歧视等等。这些歧视分为两种: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由于我国宪法规定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因此显性歧视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文件规定中应该是很少的,而且越来越少,但是隐性歧视却还很多,尤其是现实中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种针对民营经济的歧视现象,是我国长期以来对企业实行所有制原则和企业规模原则进行分类管理的结果。分类管理的出发点来自于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动态控制。这种管理方法的大规模运用,则起因于转轨经济中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需要。分类管理的结果,必然产生严重的所有制歧视和企业规模的歧视。因此彻底取消企业按所有制标准进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其实就是要取消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一视同仁的管理办法。

  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针对民营企业的经济歧视,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实践的经验,需要逐步推动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过渡,推进公平正义取向的普惠制政策。这是给民营企业安心求发展的真正政策定心丸。

  过去我国实施产业政策的本意,就是为了贯彻“非均衡”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政府所支持的产业和企业,因此在转轨经济中,这种非中性化的产业政策最容易导致对非重点支持企业的不公平对待。在产业政策由地方政府主导运作之后,最容易导致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对全国统一市场的分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经不是没有市场竞争,也不是没有发展竞争,而是相对缺少平等竞争,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各种行政垄断、行政干预,各种利益联盟和国有企业借助于产业政策等手段严重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了严重的寻租和不公正,以及市场取向改革的滞后。这是中国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以及发展方式粗放的主要原因。

  基于建设统一市场、坚定不移发展民营经济、扫除平等竞争障碍的要求,首先必须调整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推进经济从“发展竞争”转向“平等竞争”,也就是公平正义取向的、普惠型的竞争政策要逐步替代有倾斜的产业政策,成为我国统一市场运行的奠基石,成为规范市场竞争关系的主导规则,由此确立竞争政策在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优先地位。这就是我国未来更深层次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和主要着力点所在。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