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特稿

徐贵相: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9/06 09:26稿源:宁波日报

  徐贵相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承担着光荣的职责使命。8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确立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根本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时刻牢记、努力践行,着力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举旗帜


  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们党一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高举思想理论伟大旗帜的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员、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实生根。举旗帜,首先,要归结到维护核心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其次,要落实到“两个巩固”上。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题、理论武装的主课、舆论引导的主线,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广泛开展宣传阐释,强力推进转化运用,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更好统一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贯穿到方向导向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9个坚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


  聚民心


  自古以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民心之语,无不说明一个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新的重大判断,也是宣传思想战线抓好“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路径。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必须把舆论导向抓在手上,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大力传播党的声音,把稳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稳新闻舆论的时度效,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必须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必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传播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力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县域媒体体制机制,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破立并举,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以此,达到“上下同欲者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兴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明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好兴文化的工作,坚持文化自信是重要前提。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文化,而且展现了非凡的文化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坚定信念和重要基础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必须坚持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亿万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强国使命,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面前,需要齐心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好声音”,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创造创新是重要保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兴文化的目的就在于激发活力、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质,进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进行创新性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创新创造的基石,书写立心立魂的中国故事,夯实我们国家的价值基座、赓续我们民族的文明血脉,破解当前文化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惑,不断抬升社会的文化水平、不断凝聚国民的文化力量。


  育新人


  新人就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工作对象、受众和主体都是“人”,必须适应新形势、奋进新时代,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重要职责上聚焦聚力、用心用情,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育新人的工作,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洪流中,唯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必须立根固本,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各族人民心中闪亮。关键是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千秋大业,教育为本。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着力在“长”和“常”上下功夫,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勇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识的结合,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方面,需要主动研究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家“形象设计”,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中国面临的种种污蔑和不实之词开展有理有节的“正名”,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好展形象的工作,必须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把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展形象的关键所在,重点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我们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仅具有当代价值,而且具有世界意义,进而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华文化扎根全球、造福人类的目标。把讲好事“三个故事”作为展形象的重中之重,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加深世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了解,增强各国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认识,生动展现一个和平发展、多姿多彩、文明进步的中国。把高质高效作为展形象的目标追求,积极创新宣传理念、话语体系、运行机制,拓展传播渠道、方式方法,提高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外宣工作更具创造力、影响力,让中国形象更加具有亲和力、感召力。


  (作者为北京学者)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