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新论推荐

在陌生人社会中重塑“温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8/01 09:10稿源:解放日报

  张虎祥

  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加速分化并处于重新整合之中,社会流动性、变动性、多元性增强,社会治理创新亟待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进。一方面,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积极运营新技术、引入新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的实效;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挖掘内生于社会自身的活力和动力。上海展开的积极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经验,值得认真梳理和研究。

  提供道义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领域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定型化,带来民众诉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同利益群体在形成、固化的同时,其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二是社会的快速流动、利益格局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调整,导致社会多主体间关系的高度复杂化,并带来更加多样化、常态化的社会矛盾乃至冲突。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科技、大数据、现代金融的快速升级换代发展,不断冲击和改变社会的认知、认同及传统的管理组织方式,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强。

  这些挑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治理理应在扎根本土、顺应时代的实践中着力创新。从社会建设的本源来看,促成社会性联结,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激活社会的内在活力。其中,基于社会道义认同产生的互惠利他行为和社会参与,可以从基底重塑社会关系格局,是社会治理社会化的要义所在。

  基层社会治理旨在建立公德良序。它以人性基本需求满足为基础,以制度正义(含法律)为保障,以社会道义彰显和认同为依托。慈善作为彰显社会道义的重要载体,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正逐步趋向于社会化。社会慈善尤其是“微公益”充分彰显社会道义,在救贫帮困的同时也有力地凝聚着社会认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空间日益显现。在有关方面的主导和培育下,社会性公益慈善组织得到发展,公众的公益慈善观念和行为日益普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日趋社会化、生活化、日常化,形成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方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文明办每年开展“蓝天下的至爱”——新年慈善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在全社会传播公益慈善理念、弘扬人间真情、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另一方面,社会公益慈善氛围浓厚,民间和社会慈善活动日益增多,不同社会阶层的慈善参与度日渐增强,“微公益”、“随手公益”等形式的社会慈善活动日益普及。通过慈善参与,不仅有助于培养“积极公民”,也有助于在陌生人之间重新塑造“有温度的社会”,进而重构社会联结,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道义认同。

  共建激发活力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围绕公共事务的多主体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各主体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共同应对社会挑战。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社会各主体的活力得以激发,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获得生命力,进而推动实现社会化与专业化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40年来,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逐步从原先的以政府为主转变为日渐成长的公益服务组织,个体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得到鼓励和拓展,政府、社会等多主体共建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

  一方面,上海率先引入公益创投的实践,通过创意投标、项目运作、第三方评估等,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提升它们的专业服务能力,推进社会发育和成长,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基层到全市,公益性社会参与越来越普及。在基层,通过社区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一些紧贴居民需要、救急救难兼具灵活性的公益项目得以落实,推动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公益参与。在全市层面,2011年“上海公益伙伴日”的活动开展,建立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间友好的公益伙伴关系,形成了凝聚正能量的社会公益生态圈;而以徒步、马拉松等形式开展的公益筹款活动,更是将健身、公益和个人挑战等元素有机结合,推动了多样化的社会参与,成为风靡全国的公益品牌项目。

  新世纪以来,在市场化、全球化及新技术等推动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社会都在面临社会转型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的传统运行模式、组织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旧有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受到冲击,一些新型社会问题显现,民众间的社会信任度有所降低。面对这些转型挑战,社会治理创新不仅要借助于技术、法律等手段,还必须着眼于社会基本关系联结的再造。由此,社会化拓展与专业化介入势在必行。
上海的实践表明,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核在于价值认同的凝聚与社会参与的激发,并使之形成互动协作。由此,就能激活社会内在活力和动力,并使之与新技术、法律法规等形成有效协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