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7/18 04:22稿源:宁波日报

  杨立新

  “冠,至尊也。”(《礼记·问丧》)在古人的观念中,“冠”与荣誉和尊严有关。接待客人“不冠不见”,以示对来者的尊敬;现身任何正式场合,更是无不对镜正冠。在古代,凡新入学的生员都要举行“入泮礼”,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正衣冠”,学生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他们整理好衣冠。因为古人笃信:“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为了追求衣冠之正,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殊死的搏杀中,停下手中的长剑,从容地将被对方砍断的冠缨重新系好,将冠扶正,说道:“君子死,冠不免。”在结缨正冠的瞬间,被对手趁机杀死。子路结缨遇难、正冠而亡,宁死也要顾及礼仪、规矩和尊严。这种死法,令千百年来的人们唏嘘不已,有人讥其迂腐之极,有人赞之死得堂堂正正。其实,子路是为汉冠威仪而死。

  正衣冠,是孔子让君子仪表庄重以获取敬重的方法,后来成为仁人贤士格物正己的指南。在正衣冠中,拂除其上的灰尘,整洁端庄以示人,表明自己洁身自好。正衣冠,不仅是个人品格的检点与完善,也是执政者对礼仪制度的遵守与执行。

  春秋时期,一次齐景公未戴冠,披散着头发出宫,被一断足的守门人看见,对他说,您这样出去,哪里像我们国君的样子。齐景公也自知惭愧,赶紧回去了。东汉时期的马援,与寡嫂共同生活,恪守礼法,《后汉书》说他“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就是说,马援每进嫂嫂的屋子必戴冠以示尊敬。清代的英和,为翰林世家出身,一次拜谒翰林院前辈窦东皋,当时虽是三伏天,但两人在厅中自早饭后谈至中午,“正衣冠危坐两三时许,汗如雨下”,以至英和告退时,衣服都湿透了。皇帝礼敬大臣也是如此。每当为人圆滑的丞相公孙弘晋见时,汉武帝便不戴冠。而对于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汲黯,则一定要正冠相见。“不冠不见黯”便成了形容皇帝礼敬大臣的用语。

  可见,正衣冠的目的在于正身、正心、正行。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具有一种“身心互渗”的特性,把人当成身心合一的存在物,非常强调“以身训礼”“身礼合一”“以身显仁”。关于礼乐的教化作用,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指出:“盖理性在人类,虽始于思想或语言,但要启发它实现它,却非仅从语言思想上所能为功。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乃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也就是说,直观而具体的礼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育人的道德理性,形成人的道德自觉,其效果远比抽象的道德说教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对于我们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