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漫谈

弘扬传统文化要打破悲观论调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7/11 09:15稿源:解放日报

  孙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提出,要遵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这同样可视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三个向度。深入理解这三个向度,不仅有助于对文化悲观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开放地对传统进行转化、更务实地对传统进行发展,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

  摆脱落后带来的情绪化否定

  先来看“不忘本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上,一些人存在一种文化悲观主义的看法,即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因其所依附的封建政治体制的消失,二者注定一同成为历史。同时,当今人们生活在资本霸权所主导的全球化语境中,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日益分离。对此,美国学者列文森就认为,“生活也不再干扰它们(传统文化),它们已成了博物馆的老古董”。

  这个观点实质上早在中国寻求“站起来”的时期便已存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悲观的背后,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确实,儒家学说中存在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封建等级制等。这在越来越追求现代文明的今天,很难赢得认同。但这并不等于说要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开始摆脱因落后、自卑而带来的情绪化否定,逐渐看到西方社会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及其发展道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西方文化等同于“先进的”、代表“现世的趋势”的看法正在被打破,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在不断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忘本来”正在指引、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它将打破文化悲观主义的论调,有助于我们从传统中汲取精神养料。

  吸收“外来”以助益“本来”

  “不忘本来”不是“固守本来”,而要用“吸收外来”的方式来助益“本来”,要用现代文明成果及适应现代生活的话语去激活传统的生命力。

  一些人强调,弘扬传统只要对流传下的经典文本给予原汁原味的解读即可。他们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鉴别转化。这种原教旨主义的立场,表面上看是在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出力,实质上会把传统文化送进故纸堆、博物馆。发展到极端,还会出现另一种倾向——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就是好的,都值得顶礼膜拜;人类在资本全球化和现代性发展中遭遇的问题,都能在老祖宗的智慧中找寻到“药方”。由此,他们拒绝“吸收外来”。

  国内外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吸收外来”,才能够知道自己的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坐标位置,才不至于将一些野蛮、粗俗甚至丑恶的东西假借传统之名予以宣扬。新时代,倡导“吸收外来”依然需要进行世界文明成果的广泛阅读、了解和借鉴,需要积极促成“外来”与“本来”相结合,促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中国化,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别让“过去”成为主导方向

  无论是“不忘本来”还是“吸收外来”,都要落实到伟大的强国实践中去。这里面,一个关键要素在于“面向未来”。

  马克思曾尖锐批判“固守本来”的人,认为他们是在用“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由此,他进一步强调,不能以“过去”来主导人们的方向。那么,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我们该如何“面向未来”呢?

  一方面,要面向心灵世界。坦率地讲,今天的人们难免会面临马克思所批判的“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状况,即在经济生活中受“资本逻辑”的抽象统治、在文化生活中受消费主义的“符号逻辑”统治。特别是,货币仿佛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导致现代生活中常见各种骚动不安乃至狂热不休。现代人如何找到心之所安?这就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直面现实生活,努力解答存在的困惑、潜在的问题,努力提供更高的价值诉求和伦理超越。

  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生活。任何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人的依赖性阶段”的观念形态。今天依然值得珍视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其中那些具有超越时代性特质、具有面向未来品质的文化形态。而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更多的这种文化形态。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