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社科书架

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7/04 06:28稿源:宁波日报

  朱晨凯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极其丰富、极具特色、极为重要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这深刻表明,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引领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了解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本书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思想编写,书中的每个专题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思路展开,分别从建设中国特色党内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有效抵制封建腐朽文化消极影响、坚决排除商品交换原则负面侵蚀、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发展和丰富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书中指出,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用革命文化塑魂铸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中,就会更有底气、更加自信。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全书文风清新活泼、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为广大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研究党内政治文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权威参考。

  【精彩书摘】

  党内政治文化有哪些基本内涵

  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党性思想是党性自觉的集中表现,党性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对自身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以此区别于其他政党。树立正确的党性思想是开展党性建设的理论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性的核心、党性的根本、党性的表现方式等重要理论问题的深刻概括和阐述,更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其一,党性的核心是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其二,党性的根本是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其三,党性修养必然表现为党的作风。

  良好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关键。如果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切实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不断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生机活力要以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支撑。

  党内政治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中华民族,来自于中国人民,党内政治文化也是建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等思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都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滋养。

  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文化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文化包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展示着我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揭示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深刻蕴含着党团结凝聚、纯洁先进、成功发展的秘诀。

  党内政治文化有哪些重要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是政治生活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是政党性质的根本表现,当前,其作用最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内政治文化直接体现着党的政治倾向与本质属性。党的政治倾向是党性自觉的集中表现,党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表现是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先进与否、纯洁与否,是影响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

  党内政治文化为我们党提供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程表明,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滋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大动力。党内政治文化来源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来源于政党自身的实践活动。党内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对党的全部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坚实支撑着伟大事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理论是实践的结晶。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好转,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存在又与一些庸俗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新时代,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抓住“关键少数”并向基层党员拓展,凝聚最大多数,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内政治文化的实践要求——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先强调基本经济制度,然后提出“亲”“清”的政商关系准则,是一种正本清源之举,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实践要求之一。

  “亲”,源自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包括非公经济人士在内的新社会阶层迅速成长,非公经济也已发展成为经济基础的半壁江山。执政党是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者,理应和非公经济的企业家密切协商;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谋划者,也必定要倾心听取非公经济企业家的建议诉求。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解决企业家的问题和困难,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对民营企业家而言,“亲”则是积极主动,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清”,基于“立党为公”。党和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在政治层面,是执政党和参政人士的政治协商关系;在经济层面,是作为经济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与经济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关系,不是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私分明”是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特征。任何党政干部,最忌在交往中动贪心私心,不能为个人谋任何私利,也不能为自己的机关、部门谋特殊利益,更不能触动“权钱交易”这根高压线;民营企业家,最忌在交往中信奉“钱能通神”而不走正道,更不能依靠“代表”“委员”等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特殊利益,而应该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亲”与“清”,应该成为政商双方的约定和预期。当然,在政商交往中,大多数情况下主动权都掌握在“政”的一边。政要疏,商欲“亲”而不得;政不清,商也只能“配合”。中央用“亲”和“清”为政商关系正名、定位,不仅让政商双方都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更是为领导干部如何跟企业家打交道划出了底线,拓展了空间,协力同心、健康向上的新型政商关系指日可待。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