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漫谈

治治“简单粗暴”的作风顽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5/29 09:35稿源:北京日报

  邱炜煌

  随着反腐败和作风建设的力度加大,近年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简单粗暴日益被“关注”和“较真”,从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情况看,作风简单粗暴成了基层干部的“常见病”,因此受到纪律处分的明显增多。不可否认,经过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基层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但简单粗暴的顽症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值得我们重视。

  从近年执纪部门通报和媒体曝光的案件看,基层干部简单粗暴问题主要有以下类型:

  折腾型。由于没有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便民窗口”往往不便民,甚至折腾人。最近某地一位90岁老人辗转证明“还活着”成为媒体热点。尽管有关部门找出了“客观原因”,但掩盖不了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冷漠。

  欺压型。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往往“三分道理七分蛮”,滥用职权、强迫命令。某镇政府在没有协商好的情况下,竟然组织四五十人强拆,引发房毁人亡的悲剧。

  暴力型。少数基层干部视百姓如草芥,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某地街道办主任在处理信访时,态度恶劣,不但辱骂群众,还发生肢体冲突。

  粗口型。有的基层干部“动口不动手”,虽然没有暴力行为,但爆粗口、说雷语现象并不少见。某地一镇长在征迁工作中与群众发生语言冲突,竟然冒出一句“搞死你”,活生生一个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官僚主义现象。

  生冷型。有的基层干部生搬硬套、麻木不仁,既不对你发脾气,也别指望他给你指点。某地李某为办准生证,经办人员态度冷淡,不作任何解释提醒,以致她挺着大肚子来来回回补材料。

  对待群众简单粗暴绝不是一般的个性问题,反映了一些基层干部严重的思想问题。

  一是个人主义,急功近利。有的基层干部心里盘算自己的“小九九”,把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群众”,一旦自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受阻碍、仕途升迁受影响,就不顾及群众利益和百姓意愿。

  二是官僚主义,高高在上。有的基层干部不知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没有“公仆意识”,把自己当作“官老爷”,自命不凡,唯我独尊,动辄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三是形式主义,脱离实际。有的基层干部追求“看起来很美”,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办事大厅难办事,便民窗口不便民,只为上级验收达标,不管群众是否满意;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科学,生搬硬套,毫不变通。

  四是享乐主义,懒政怠政。有的基层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解,甘当“走读官”,身在乡村,心在城里,下村不入户,挂点不蹲点,平时不调查研究,两眼一抹黑,以致应对突发事件想当然、拍脑袋;有的不思进取,忽视学习,不愿花时间用精力学习现代治理方式方法,仍然一味依靠行政命令,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不顾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强行下达指标,硬性要求完成;有的基层干部无所用心,简单应付,停留于照搬照套、一般号召,不做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宣传疏导工作,更不愿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以至于好心办坏事,伤害群众感情。

  五是自由主义,有禁不止。有的基层干部“态度粗暴”,并非不懂宗旨观念、公仆意识、群众纪律,而是有禁不止、我行我素,不仅是对群众的蔑视,而且也是对组织的不忠,基层“中梗阻”现象与此密切相关。

  值得警觉的是,上述问题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一些人理解、包容和欣赏,一些地方还存在“干部简单粗暴是小事”的模糊认识、“干部简单粗暴是有魄力、敢干事、雷厉风行”的错误思想、“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干部简单粗暴不必较真”的思想误区、“摆平就是水平,搞定才能稳定”的思维定势。

  总之,作风建设是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简单粗暴绝不仅仅是个性方面的小问题,其性质是“四风”问题,其产生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根本原因是基层干部自身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群众意识淡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不强,不可等闲视之。

  解决基层干部简单粗暴顽症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综合治理,驰而不息,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本领,密切干群关系;严格执纪监督,保持高压态势。

  (作者为江西上饶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