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好事只管做,勿必敲大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8/02/01 12:24稿源:宁波日报

  桂晓燕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节前这段日子里,向来会出现一个献爱心送温暖的热潮。如敬老、扶贫、助学、帮困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会接二连三地开展。发红包的发红包,送年货的送年货,帮干活的帮干活……体现了人们关心弱势群体,祝福他们欢欢喜喜过个年的美好愿望。

  献爱心送温暖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包括没有把握好分寸,也会使好事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例如有一年春节前夕,爱心人士一拨接一拨跑到敬老院,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搓澡。有一位大爷,一天里竟然被搓了五次!记者问大爷搓澡舒服吗?大爷苦笑着说:“第一次很舒服,第二次还好……第五次背上的皮都要搓掉了,你说我能舒服吗?”这就是分寸没把握好,过犹不及。

  另一种情况是,不体会帮扶对象的处境,忽视他们的感受,做点好事弄得动静很大,像老话比喻的“敲大锣”似的,以致无形中伤害了他人的自尊,那就更不妙了。例如,某些学校以方便全校师生监督为由,将贫困生补助名单,张榜公布在校园热闹处,众目睽睽之下,不少贫困生“压力山大”。记得媒体曾报道过一个令人心酸的例子:一名家境困难的大学新生,因不愿榜上有名,宁可放弃补助。每天开饭时,他总要等到食堂里就餐的人几乎走光之后,才去吃饭。这样他就可以躲开同学的目光,悄悄喝点免费汤,省下打菜的钱。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贫寒学子太敏感、太矫情,既然享受补助,就应该大大方方,不要怕众人知道。这话理论上没错,可惜说说容易做做难。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此事不让众人知道岂不是更好吗?加强监督是必要的,但非得用这种“敲锣式”的方法吗?

  老宁波对此的态度是:“好事只管做,勿必敲大锣。”这句老话体现了宁波人的低调、实在和厚道。但是不可否认,总有人时不时要敲一下“大锣”,弄点声响出来。例如,逢年过节给贫困家庭送几斤肉蛋一瓶油,让人家激动地捧着这些东西,同他亲切合影,然后到处宣传。于是他出名了,贫困户也出名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比起有声有色的言行,善良更多时候是润物无声,是善解人意。早年在一本杂志里,笔者读到过一个发生在国外的真实故事,虽时隔多年,依然难以忘怀。大意是这样的:一座僻静的乡间住宅里,有一天来了位流浪者。主人让流浪者将院子东边的一堆木头,全部搬到西边,然后邀请他共进晚餐。流浪者一番流汗出力之后,便坐下来心安理得地享用丰盛的晚餐。他觉得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不是乞讨白吃的。他哪里知道,其实主人并不需要木头搬家,之所以这么“没事找事”,是为了不动声色地帮助流浪者,让流浪者保持尊严,并认识到劳动的意义。这样的不速之客,主人已经接待过许多。于是他家院子里的这堆木头,今天从东边搬到西边,明天又从西边搬到东边……

  这位主人待人的方法,令人敬佩!这和老宁波提倡的“好事只管做,勿必敲大锣”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联想到宁波家喻户晓的爱心人士“顺其自然”,我不知道他(她)是不是地道的宁波人,也不知道他(她)是不是熟悉这句宁波老话,然而近20年来,他(她)一直以匿名捐款的善行义举,无与伦比地实践着这句老话。

  献爱心做好事当然可以表扬。不过这种表扬不是“敲大锣”,应注意恰如其分、合情合理,不给帮扶对象造成压力。还是老宁波说得好:“好事只管做,勿必敲大锣。”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