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钢笔一别,大学毕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7/27 01:27稿源:宁波日报

  桂晓燕

  网上有一个笑话。老师:“以后写文章不要自称笔者,因为现在没有人用笔。”学生:“那应该叫什么?”老师:“键人。”学生:“哦。那些只用鼠标的呢?”老师:“鼠辈。”学生:“可是,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了,都是触摸式的,那应该叫什么呢?”老师:“触生。”

  听到这个笑话的人,无不莞尔失笑,因为现状确实如此:如今用笔的人越来越少,用笔的频率越来越低,不少人的字也越写越差了。而在从前,笔是读书人须臾不能离开的宝贝。当然,那个时候的笔指的是毛笔。

  相传毛笔是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蒙恬发明的。蒙恬率30万大军驻守在边境,北击匈奴,保疆卫国,需要时时写报告向秦始皇奏报军情。在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多用刀刻在竹简上。蒙恬嫌刀刻速度太慢,一个脑筋急转弯,利用当地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将士们打猎所获的兽毛,跟竹竿连在一起,作为书写的工具,这就是毛笔的来历。不过,根据典籍记载和出土文物研究,早在商代以前,我国已有毛笔问世,应该是蒙恬对制笔技术作出了重要改进。这样算来,中国人使用毛笔书写的历史,至少已有3600年之久了!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笔以及与笔相关的事物,具有独特的地位。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字写得漂亮,叫“笔走龙蛇”;文章写得精彩,称为“妙笔生花”;最为文人向往的境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现钢笔后,随之产生了一句宁波老话:“钢笔一别,大学毕业。”在这里,一支好笔成了大学生的象征,太形象了!老底子,除了传统的毛笔外,一般小学生用铅笔,中学生用圆珠笔,考上大学后才舍得买一支钢笔。所以“钢笔一别,大学毕业”。

  现在学生们很少用钢笔,不是买不起,主要是不习惯。写字几乎全用电脑、手机了,谁还在衣服口袋上别一支钢笔啊。至于毛笔,则更与学生们渐行渐远了。前些日子,笔者通过电话、微信和面询等方式,在甬、沪、杭、温等城市的部分小学生家长中,做了一番调查:请问您家孩子的学校有书法课吗?您家孩子学过毛笔字吗?得到的回答是:大多数在学校里没有上过书法课,孩子从来没有学过毛笔字。有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告诉我:其实,学校给他们发过书法课本,但轮到书法课时,每次都是改上语文课。有同学在课堂上发问:“老师老师,怎么不上书法课啊?”老师说:“语文课就是书法课!”

  语文课就是书法课吗?当然不是。语文老师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也许她认为,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字写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又不影响考试分数。还是利用这些时间,多上几堂语文课,才是实货。有这种想法的老师,恐怕也不止她一个。

  是的,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加丰富多彩、日新月异。作为接受更多知识、关注更多事物的现代学子,一般不会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几十年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地苦练书法,达到炉火纯青、超逸绝伦的高峰;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不能对祖国底蕴深厚的书法艺术茫然不知、一窍不通,读了好几年书,连毛笔都从来没有握过。要知道,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种文字(因为太多,没有确切数字),唯有我们中国的汉字,超越了文字作为人际交流工具的基本功能,形成了独步天下的书法艺术,并与中医、武术、京剧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即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

  不言而喻,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书法家;但有必要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国家的国粹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感受国粹的魅力,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所以,请把书法课还给孩子!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