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新论推荐

治国理政的创新思维方法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6/23 11:39稿源:人民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准确理解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要深刻把握讲话贯穿与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论。我们知道,创新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与精神过程,是人类一切创新活动的精神之根、思想之源。没有创新思维或思维创新,人类一切创新活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均无从谈起。在这个“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大变革时代,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历史新阶段,把握创新思维的本质与要义,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十分迫切。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科学思想体系不仅包含着系统深刻的创新思维方法论思想,而且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维方法论的光辉典范。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交融

  创新思维是指不受陈规老套约束,力求对问题作出新解答的创造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与创新思维,他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诸环节。为此,必须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就是要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而这种创新思维本质上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思想方法的核心,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赖以形成并始终坚持的根本方法论原则。创新思维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体现为:一方面,一切思维创新都以解放思想为基本前提,没有思想解放,就不会有思维创新。创新思维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超越过时陈规,破除种种迷信,冲破思想束缚,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努力提出新思想、创造新理论、运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形成新做法、引导新实践。另一方面,思维创新更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否则解放思想就可能沦为天马行空般的胡思乱想。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才是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从而按照现实世界的内在逻辑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从思维发展规律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互为前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内在交融必然带来思维创新,成就思维的创新品格。在治国理政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都是在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下沿着思维创新的正确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互动

  从创新形成的机制与规律看,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维方法论思想特别强调作为创新活动的两大方面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之间应始终葆有辩证互动。一方面,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也召唤与推动着理论创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过去合理的现在可能已经不适应,以前长期有效的目前可能开始失灵。如果不能及时提出与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落后,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因此需要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与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创新理论的指导势必推动实践的创新,同时理论本身也在实践创新中得以检验、修正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维方法论的鲜明特点。他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新发展理念为例,它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矛盾与问题而提出来的,其中,崇尚创新是为了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注重协调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倡导绿色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厚植开放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推进共享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整体上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而发展理念的转变势必带来也正在带来当代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有力地引领着新的发展实践,从而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要实现思维创新,关键在于得法,也就是要自觉把握与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是辩证思维的必然本性与固有品格。唯物辩证法为思维创新提供了一系列基本方法,这些辩证思维方法包括矛盾分析法、系统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配合、历史与逻辑的结合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矛盾分析方法,他说,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思想,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的。而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则更是着眼于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是为解决当代中国治国理政主要矛盾而作出的总体谋划,鲜明地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总体与具体的统一、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是自觉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理论创新的典型范例。除了唯物辩证法之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发现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演绎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这些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维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对唯物辩证法的有效补充。

  从人民群众与历史传统中汲取智慧

  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新智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维方法论的又一核心要义与基本品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含着不竭的创造力。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因此,治国理政要以人民为本,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广泛听取人民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并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培育创新思维,不仅要拜人民为师,还要向历史借智慧。纵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和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不难发现,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今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方面要认识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历史文化传统中的许多思想和做法移植到今天,这就需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发传统智慧在当代的生命力和效用,从而完成由“返本”而“开新”的创新活动。正是基于对历史传统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者:袁久红,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