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聚焦

认识与把握网络社会的风险因素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5/21 02:52稿源:宁波日报

  黄少华

  在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如何保障和增进网络安全,规避和治理网络风险,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VR/AR、人工智能(AI)、机器智能(MI)、智慧城市等新技术和新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和网络风险治理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议题。而网络安全和风险治理问题之所以重大且复杂,从社会层面来说,是因为网络社会内在地包含着结构性风险,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险结构。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来,用于分析后工业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贝克认为,社会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潜在的危险和威胁释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风险成为后工业时代的主导特征。在贝克看来,风险社会的动力机制、运行逻辑、基本结构都呈现出与工业社会不同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存在着某种安全协约,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可以在当下有所预防。现代性关于进步的叙事,其实就是未来与当下之间的契约。在工业社会的制度安排中,有关社会问责能力、补偿和预防规则的规范体系,创造出了当下的安全感,以应对开放的、不确定的未来。而风险社会则是一个失去了安全保障的社会,在风险社会中,未来与当下之间的契约已经被撕毁,因为工业社会的制度安排,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后工业时代潜在的危险和威胁。网络社会之所以是一个包含内在风险结构的风险社会,是因为:

  第一,连接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在万物互联的网络世界中,信息、知识和科技文化是社会激烈竞争的核心资源,而信息产业与文化媒体产业则是社会生产的中心。网络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于所有网络使用者参与信息、知识的创新与累积。在网络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影响社会行为,重塑社会结构的基本力量。而更多、更复杂的信息和知识生产,已成为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因为信息和知识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包含了巨大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它在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生产中心和主要推动力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结构的脆弱性,使社会结构呈现出系统性的风险面貌。

  第二,网络社会的风险性,还来源于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时空特性。网络社会在时空上具有跨地域、即时性、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并存等特点,有学者将之概括为“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互联网彻底转变了人类生活的时空向度:空间被整合进全球网络之中,脱离了地域性历史、地理和文化含义,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时间也在网络空间中被压缩甚至消除,过去、现在与未来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实时互动。这意味着,互联网打破了现实社会的时空限制,将距离和时间压缩到零,并且把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抽离出来,在无限延伸的全球时空中再嵌入。网络时空因此具有一种拼贴画效应,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在同一个平面存在,人们的行为越来越不依赖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第三,网络社会是围绕流动而建构起来的,包括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意象、声音和符号流动等。在网络化时代,流动性成了社会的重要构成基础,支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过程。以流动为基础和核心特征的网络技术,具有独特的重新构造能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处于不断流动的变化状态,而且流动性越来越成为最有力、最令人垂涎的划分社会阶层的因素。新的、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阶层依据流动性而不断地形成和重建,并由此导致网络社会与地域空间之间的新社会差距和社会鸿沟。这种新的社会差距和社会鸿沟,意味着网络社会逻辑与地方空间逻辑之间发生了结构性断裂和结构性意义消失,从而容易引发新的社会风险。

  第四,互联网极大地提高和强化了社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社会网络的关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急剧增加时,如果系统或者其中某些部分无法适应这种增加产生的后果,社会问题就会迅速放大、膨胀和传播。换言之,由互联网强大的互联性而产生的放大效应,会催生和增加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使风险的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传递范围更加广泛。在一个过度互联的世界里,由互联网催生的相互依赖会让问题不断膨胀和快速传播,而且这种互联性越强,社会风险的放大效应就越明显。

  第五,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行为,是以身体不在场为重要特征的,这也是引发网络社会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身体不在场导致了现实社会面貌在网络行为中缺场,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摆脱和超越现实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制约,从而模糊了网络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边界,导致网络行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弹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极具弹性和不确定性的网络行为,常常引发充满敌意、暴力的偏差行为的产生,从而使网络社会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只有正确认识与科学把握网络社会的流动、时空拼贴、过度互联,以及信息和知识生产的不确定性、网络行动者的身体不在场等风险因素,才能有效与化解网络社会风险。风险治理是控制和化解网络社会风险的基本策略选择,而风险治理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条安全的社会边界,把风险和不确定威胁控制在安全的社会边界之内。

  (作者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博导)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