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茶座

真正意义上的“为知识付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5/04 02:20稿源:宁波日报

  韩浩月

  如今,中国网民从“一毛不拔”的免费时代,一跃跨至“为知识付费”的慷慨时代。要知道在几年前,为了省掉网络文学收费阅读的一千字几分钱,还有人冒着盗版的骂名,辛勤地把作者刚更新的文字人工输入到贴吧里,供同好们欣赏。而现在,或是同样一个群体,他们正在为写手们所提供的“收费内容”纷纷解囊。

  “为知识付费”这个概念的诞生,制造了一个辉煌的假象,貌似网民的觉醒,开始向优质内容回归,但看看那些自媒体上绝大多数的“10万+”,以及新闻客户端中那些留言评论最多的文章,你就会知道,所谓的“为知识付费”,目前仍然不过是为追星付费、为商业潮流制造的洗脑游戏付费、为信息恐慌付费。

  什么是知识?恐怕有太多人已经忘记了知识的本义。知识是智慧累积,符合人类文明走向,知识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与期望。虽然知识本身也包含着对信息的描述和对娱乐的涵盖,但泛滥的信息和浅薄的娱乐肯定不是知识。知识的定义本身,决定了获取知识是个漫长、系统的过程,知识的沉淀与累积,也决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且多元。而现在互联网上所谓的“为知识付费”,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其实都是“反知识”的。“为知识付费”更多是付费者寻找存在感、填补信息恐慌的一种自我安慰。

  网络文学的打赏机制和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赞赏设置,以及网红直播间里的“刷游艇”“刷飞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付费意识。用户为一部小说或者一篇文章付出金钱,除了认同作者的劳动为他们带来的愉悦和其他收获之外,还有一种心态是“我来了,我看到了,我付钱了”。否则无法解释有人为一部小说、一位网红打赏几万、几十万元的行为——作为个体付费,这种举止显然已经超过了“物有所值”的定义,看不到“物物交换”所带来的平等与愉悦,反而可以感受到行为背后的某种无力与焦虑。

  “为知识付费”可以换一个说法,叫“为人性的弱点付费”。在付费产品的设计逻辑背后,往往隐藏着对人性弱点的洞察,比如对用户好奇心的掌控,比如产品制造信息障碍、诱人深入的能力,比如周密设计的游戏参与感,还有对付费用户的心理激励机制等。对“为知识付费”可以有着诸多角度的解读,但归根结底这种行为还是建立在“信息恐慌”基础上的。在这个时代获取最快速便捷的莫过于信息了,只要愿意,24小时都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信息,但人们还是有种心理恐慌,唯恐失去有价值的信息,唯恐落伍于时代,当几百几千人去花钱围观一名网红只有几个字的回答时,能够遏制住好奇心不去关注的人,是需要付出一点自制力的。

  人类从来没有成功阻止过信息恐慌的蔓延。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得到信息,从电线杆子上的牛皮癣广告,到商业街区专门有人分发的印刷小册子,再到互联网上的弹出窗口和每个网页上都有的广告,不同年代都会有人利用信息恐慌来制造商机。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为商机披上了“知识”的外衣,在借着“尊重知识”的名义来获取短期收益。在付费用户度过了一段时间的信息恐慌之后,厌烦感由之产生,“为知识付费”就会走到尽头。

  真正意义上的为知识付费,从长远看是有前景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会被冷落,但却永远不会消失。一本流传了几百年的名著,一部被公认为经典的学术作品,一篇经过学者潜心研究写出来的文章,都会在经过层层过滤之后,被保存于书架上、硬盘里、互联网云端。用户去了解、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永远不会担心后悔,永远不会产生消费后的虚空感,而且这些知识的定价,永远是超值的。互联网上那些“收费知识”,无外乎是对“旧知识”的一次次新加工,如果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学习的心,就会觉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很多时候为“信息恐慌”埋单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庸人自扰。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