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理论 >> 理论聚焦

进一步提升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2017/04/20 02:33稿源:宁波日报

  制造业是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人才是关键。近期,市社科院联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目前我市制造业创新人才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分析现状,探究问题,提出对策,助力进一步提升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

  沈金辉

  一、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规模不断扩大,但素质结构还不够优化

  截至2016年底,我市制造业企业中高层次科技人才约7.2万人,高技能人才约31.5万人,占技能人才比重为28.6%。但从总体来看,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还不能满足企业创新转型发展需要。首先是人才年龄、学历结构不平衡。在技师和高级技师队伍里,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超过80%,在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工及以上仅占6.30%。二是人才学历、职称结构不优化。根据抽样调查统计,企业创新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约占48%,硕士学位及以上的约占14%,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却占56%,而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的分别仅占39%和5%。三是人才行业分布不均匀。在新材料、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高技能创新人才严重短缺。

  2、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但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取得成果的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科学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导致有的实训基地或企业人才创新平台设备陈旧、数量不足;二是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高等院校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尚未健全,缺乏促进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有效手段;三是高校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完善,专业设置与制造业创新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体制机制问题仍然突出

  我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出台了《宁波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科技领航计划”等政策举措。但是,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的政策体制与杭州、青岛和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人才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现象,目前无论是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还是企业研发创新人才都没有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人才自主评价范围还不够广,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尚未实现互通;二是在人才激励方面,许多企业尚未开展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方式,大多企业科研团队无法获得成果处置权;三是在人才流动配置方面,企业创新人才在渠道上还不够畅通,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到企业创业发展的政策落实还比较难。

  4、政府高度重视,但企业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近年出台的宁波人才发展新政,在加大企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比如对企业人才参加学历教育给予学费补贴、对企业人才培训基地给予资助等。但是,企业在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还不够充分,体现在:一是企业高层次制造业创新人才以外引为主,内部培育相对较少,企业培育创新人才的主动性和能力都还比较欠缺;二是企业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缺少人才投资观念;三是企业引才育才的平台和渠道较为缺乏,对如何引才、育才以及从哪里引才还感到困惑和困难。

  二、进一步提升宁波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能力的对策举措

  1、制定完善政策体系

  第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全职新引进顶尖、特优、领军以及拔尖人才并签订一定年限劳动合同的,分别给予一定额度的引才资助。对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的,经认定后给予奖励。对参加市里集中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的企业,给予费用补助。

  第二,完善人才培养政策。鼓励在甬高校探索设立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证书”教育与“双层次”人才培养等专项计划,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探索组建宁波制造业创新学院。鼓励制造业企业自主培养,对制造业企业自行组织或合作开展的培训项目并列入市级以上高级研修班计划的,经核准给予一定资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集中选送重点骨干企业的创新人才赴国(境)内外学习深造,并给予一定补助。

  第三,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按照宁波人才新政的政策导向,现有企业创新人才经自主培养申报成为顶尖人才、特有人才、领军人才的,分别给予奖励;获得工程技术类中级、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的,分别给予奖励。对在职攻读宁波产业发展急需专业硕士、博士的,毕业后给予50%的学费补贴。

  2、构建完善平台载体

  第一,构建完善培训培养平台。在我市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组建若干学科专业联盟,打造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示范中心。加强国际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平台建设。

  第二,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人才信息平台。建设宁波先进制造业创新人才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制造业创新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健全重点产业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制造业创新人才紧缺指数和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

  第三,组织开展人才开发重大活动。在“人才科技周”等活动中,设立制造业创新人才开发专场活动。组织开展宁波技能大师、宁波工匠等比赛。积极探索海外重点城市专题推介、百校合作培养定期对接等新型人才开发活动,并把制造业创新人才作为重点对象。

  3、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第一,完善评价机制。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对企业通过自主评价或社会化评价等提升在岗职工技能并建立实施技能职务津贴制度的,给予一定奖励,并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与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互通。

  第二,完善激励体制。支持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提高制造业职务科技发明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转让或转化收益比例。探索建立优秀制造业人才疗休养制度,切实提高制造业创新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第三,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建立高校和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预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制造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和新型学徒制试点,解决制造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服务脱节等痼疾。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朱晨凯
 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
去年,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2·19和4·19两次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