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烛泪”溅起千重浪
——郑涨钱一家的悲欢离合情动华夏

        1996年春节刚过,晚报用了近一个半月时间,刊登了5万字的纪实连载《花烛泪诉人间情》,此后又推出了与此相关的16篇连续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宁波满城争说“花烛泪”。此事也很快成为全国新闻界关注的热点。从4月中旬起,北京晚报、羊城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全国几十家权威媒体,相继报道了本报刊登的“花烛泪”故事梗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反响。4月30日,新华社也播发了这条消息,并为全国多家晚报转载。5月11日,新闻出版报在一版刊发这条消息时,还冠以“精神文明建设新举措”栏目。本报创刊仅一年多,就因此声名远播。

(一)
         “花烛泪”讲的是余姚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

        1974年,余姚老方桥镇姚驾桥村26岁的农民郑涨钱得了“恶性淋巴瘤”,医生诊断后估计只能活3个月到半年。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刘桂英听到消息,当场昏了过去,致使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的郑涨钱不愿在自己死后给24岁的妻子和两个幼女带来苦难,毅然作出痛苦的抉择:与妻子离婚,并把未满3个月的次女放在余姚桐江桥饭店,希望被好心人抱走领养。

        然而奇迹在厄运中发生了。郑涨钱靠着顽强的求生意志活了下来。刘桂英则在回娘家不久后嫁给了余姚泗门镇陶家堡村农民吴松桥,并在吴松桥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神志。1976年夏,这两个男人在刘桂英娘家邂逅。深知刘桂英和郑涨钱当初恩爱情深的吴松桥,见到郑还活在人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提出与刘桂英离婚,促成他俩破镜重圆;善良的刘桂英却不愿抛下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自己的吴松桥。而郑涨钱也看到了吴松桥对刘桂英的挚爱,为了不搅乱他们的生活,整整12年间,郑涨钱再没有去过陶家堡。

        几年后,已添了两个女儿的吴松桥得了肝病,自知不久人世。1988年秋天吴松桥找到了郑涨钱,再次恳求郑与刘复婚。郑涨钱没有答应,却不断地捎去钱物帮助那个陷入困境的家。吴松桥过世后,郑涨钱负起了支撑两个家庭的重担。1992年2月,离婚了18年的郑涨钱与刘桂英再次结合,点燃吴松桥留下的花烛,面对着3个有着同一个母亲的异姓女儿,回忆着往昔走过的苦难历程,夫妻俩泪水涟涟……

(二)
         晚报推出《花烛泪》长篇连载一事,还要追溯到1995年9月。当时晚报副刊部在余姚召开当地作者座谈会,为创办不久的宁波晚报组织副刊稿源。会议期间,副刊部主任贺圣思了解到余姚作家蔡康最近正在赶写根据郑涨钱一家悲欢离合故事为原型的电视剧,就约请蔡康就此写一部纪实文学,在晚报上连载。

        蔡康于是又重新去采访,在老方桥住了一个星期。翌年2月,文章脱稿,全文近5万字,定名《希望在人间》。发表时更名《花烛泪诉人间情》,分40节,于2月21日开始连载。

        《花烛泪》连载期间,令人惊喜的是,郑涨钱在23年里遍寻不着的小女儿张华君,由于连载文章提供了详尽又具体的细节,由知情人和余姚市委宣传部牵线,终于找到了。4月6日,失散23年的小女儿在余姚镇与亲生父母团聚。此事戏剧性的进展使晚报于4月11日刊登了大特写《泪落姚城诉重逢》和介绍郑涨钱一家重逢情景的5幅组照。

        至此,郑涨钱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再次引起读者的关注。大特写刊登的当天晚上,晚报总编徐正花了三个多小时,把40篇“花烛泪”连载细读了一遍,深受感动,尤其感到贯穿全文的普通人的无私情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第二天一早,他毅然决定:重新刊登5万字的“花烛泪”,而且用5个版面一次登完。4月15日,在重新刊登“花烛泪”时,晚报还加了编者按。编者按说:“在郑涨钱一家最终团聚再次成为新闻热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时候,本报重新推出纪实文学《花烛泪诉人间情》,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进一步弘扬故事所包容的美好精神。

        我们一直认为,渗透于故事始末的人间真情,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感召力。这笔蕴含于社会基层,积淀在人民群众中的精神财富,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发掘、利用这笔精神财富,对当今创建港城文明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的广泛传播,在社会上引出一场关于人间真情的讨论。”

        “花烛泪”全文重新刊登后,在宁波市区近300个晚报零售点,当天的宁波晚报不到晚上7时30分就售完,其中不少在下午4时30分即告售罄。第二天一早,许多零售点报贩纷纷赶到晚报发行部,要求增加15日晚报零售数。从15日晚上起至20日,宁波晚报编辑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读者纷纷诉说读后的感受,参加讨论的来信也有厚厚一叠。他们中多数人说,自己是流着眼泪一气读完全文的。甬江新区外贸集运公司曾莉平来电说,她已看了两遍,不知流了多少泪,眼睛哭得红肿了。慈溪一位个体老板来电表示,如有单位把这一故事搬上荧屏,他愿提供赞助。有的读者看了“花烛泪”全文后,还把晚报10份20份地买下来赠人。晚报采编人员这几天带回来的信息是:满城都在说郑涨钱一家人的故事,亲朋好友、门诊部医生、病人、商场营业员、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等不必说,就连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年会上,不少事务缠身的厂长、经理碰面时的话题也是他们花了近半天时间读完的《花烛泪》。

(三)
         重新刊登“花烛泪”引起了更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报趁热打铁,组织连续报道,各部室通力合作,朱梅华、徐有声、桂晓燕、郑娅敏、龚国荣、周晖、李风等许多同志也积极参与。自4月17日起至5月1日,有针对性地刊发消息、通讯和来信摘编共16篇。其中蔡康的专访《真实真情最感人》,回答了读者普遍关心的“花烛泪”故事真实性的问题;消息《宁波市医学专家为郑涨钱义诊》,科学地向众多来电询问的读者解释了郑涨钱康复原因:消息《伸出援助之手,愿好人一生平安》和来信摘编《花烛泪牵动万人心万种情》,从各界人士尤其是寻常百姓关怀郑涨钱一家,敬仰、讴歌普通人无私情怀着墨,揭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仍有强大感染力和生命力这一主题。5月1日刊登的“花烛泪”座谈会纪要,则通过市委宣传部领导、大学教授、作家等人的发言实录,从理论高度对“花烛泪”及其引起的社会反响作了深度剖析,使“花烛泪”现象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提炼、升华,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宁波晚报还及时组织向外发稿,把“花烛泪”推向全国。

         “花烛泪”及其系列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鄞县有一位姑娘30年前因母亲病故,家财破尽,生活陷入困境,于是由祖母作主,被生父送人收养。姑娘长大后,由于自己身世遭周围人挖苦,从而跟生父和祖母产生了感情上的裂痕,长期不去看他们,就连祖母病危,父亲捎信叫她去见最后一面,她也赌气不去。看了“花烛泪”及连续报道后,姑娘哭着对养母说,她想在4月20日去给祖母上坟,还表示要像郑涨钱失散多年的小女儿张华君那样善待养父母和生父。余姚一位与张华君有类似经历的妇女韩招娣,含泪看了“花烛泪”及连续报道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4月20日专程赶到宁波,在晚报上登了寻人启事,希望能找到30年前把自己“放生”在火车站的亲生父母。

        当然,“花烛泪”及包括上述两条新闻在内的连续报道,在弘扬传统美德,融洽人间关系方面,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更大了。宁波大学副教授叶元章在晚报组织的座谈会上说:“这一以歌颂人间真情,弘扬传统美德为核心的典型报道的社会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深刻。”镇海中学教师陈杰范来信说:“谢谢晚报把如此感人的真人真事报道出来,这有如向社会注射了一支心灵清洁剂。”宁波中学团委书记吴志贵表示:“他们准备把“花烛泪”复印给学生们细读,并组织讨论会、辩论会,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增强彼此间的爱心和互助精神。”宁波日报总编辑任和君说:“花烛泪这件事很感人,写得很好,晚报的连续报道也很好。可以说,地方新闻单位推出的典型报道能引起不是人为制造的如此轰动效应,过去是很少见的。宁波晚报组织这一典型报道的成功,也是致力贯彻晚报‘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这一办报宗旨的必然结果。”

        当时的宁波市委副书记李从军、市委宣传部部长邵孝杰对“花烛泪”及其连续报道都予以充分肯定。

        《花烛泪诉人间情》后荣获1997年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电视台拍了上下两集的专题片,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拍了18集电视剧,另外还被改编成广播剧和戏曲;并由《今日中国》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和英语盲文6种文字,介绍给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今日中国》杂志负责人说:“郑涨钱一家的故事不仅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闪烁着人类共有的人道主义光辉。不管任何民族,富有爱心的人性必定是永恒的。”

蔡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