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5:37
月满人齐全,家国两团圆!令人期待的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同步来临,家家户户都已开始规划如何度过这难得的团圆与欢庆时刻。
为了守护这份美好,确保大家玩得尽兴、行得安全,甬派推出“平安·国庆中秋”特别策划,为您提供权威的出游提示、安全指南与实时服务。
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是大家出行游玩、与亲友相聚的好时光,令人无比期待。但在开心过节的同时也请注意:骗子“不放假”!每年这个时间段,是各类电诈的多发期,需提高警惕。
记者从市反诈中心获悉,去年国庆假期,全市共发生电诈案件290起。以案件类别排名来看,发案数位居前两位的“大反派”分别是:刷单诈骗,107起;虚假购物诈骗,46起。
“刷单诈骗多发,还可以理解。毕竟对骗子来说,‘万物皆可关联刷单’。但更需要警惕的是,刷单+理财诈骗的‘杀伤力’最大,一直处于多发状态,更要注意防范。”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前不久江北就有一起典型案例。
家住文教街道的李先生(化姓),此前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证券公司员工的电话,对方以“一起‘坐庄’牟取暴利”为诱饵,邀请他参与合作投资。出于好奇,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投资APP。
初期,李先生投入小额资金后,确实获得了收益并成功提现。然而,这只是骗子博取信任的惯用伎俩。随后,一名自称“助理”的人员联系上李先生,以“规避监管查流水”等为由,要求他转换投资方式,要么购买黄金,要么直接提取现金进行线下交易。
所幸,就在李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前往某小区停车场准备进行“两金”(资金与黄金)交接时,反诈劝阻人员及时赶到并成功拦截。警方分析指出,这是一种“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型复合诈骗手法,该手法自去年出现以来,今年呈现高发态势,民众需格外留意。
“江北区去年国庆假期共发生18起电诈案件,排第一的就是刷单诈骗,其次是购物诈骗。”江北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近期刷单诈骗又进入多发期,广大市民务必要提高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要点,陌生人推荐的APP也不要下载。
国庆中秋假期,除了刷单诈骗有极大可能继续多发外,虚假购物诈骗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以假期出行场景为例,热门城市的酒店一房难求,价格也水涨船高,此时不少平台上涌现出大量“低价代订酒店”服务,而这些看似划算的服务,而这很可能是骗子精心布下的陷阱。
海曙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名女子在搜索旅游攻略时,看到“全网低价订酒店服务”的广告,便主动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据该女子回忆,“前几次订都顺利成功了,于是我就相信了这个渠道。”然而,等到她要出发了,不仅没有收到酒店预订成功的确认短信,此前对接的联系人也彻底失联……
除了绕开监管平台直接实施的虚假购物诈骗,“烧脑型”电诈陷阱同样值得警惕。鄞州区大学生小林(化名)近期就险些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中招。
此前,小林打算趁国庆假期去看某明星的演唱会,无奈她没抢到门票。不久后,她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转让门票”,立即私信联系对方。经过协商,双方谈妥以1000多元的价格交易两张门票。
然而,在交易环节,对方给小林的电子邮箱发送了一张带有二维码的演唱会海报。小林扫码后发现,页面不仅需要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显示的收款商户还位于广东,这让小林心生疑虑,对方却称这是“平台合作账户”。
等小林完成支付后,系统随即显示“支付超时”。此时,一名自称“在线客服”的人员主动联系她,以各种理由诱导小林下载涉诈APP,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所幸,小林的反诈意识较强,察觉到不对后立即停止操作,并向派出所咨询,最后确定果然是一个骗局。
鄞州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国庆假期,鄞州共发生电诈案件64起,其中虚假购物诈骗占比最高,“比较多见的就是各种消费优惠陷阱,骗子常借助假期消费蹭热点。今年的情况,大概不会有太大变化。防范要点就在于——不贪!”
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还提醒,公众也需警惕机票退改签诈骗。
近期就有市民唐先生(化姓)想趁着假期回一趟老家。他购买机票没几天,就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不仅能准确报出他的航班信息,又以“航班延误”为由要给补偿……唐先生信以为真,最终被骗近4万元。
此外,游戏交易类诈骗,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假期孩子能长时间触网,容易被网上的“免费送游戏皮肤(装备)”等套路迷惑,进而坠入陷阱。
[责任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