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对外合作栏目  >  鄞州二院  >  动态热点
鄞州二院打造“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7-23 08:46:00

急救医学中心外景

  心脏停跳后4分钟内心肺复苏,急性心梗患者90分钟内开通血管,严重创伤患者1小时内实施手术,中风发生后4.5小时内药物溶栓,大血管闭塞6小时内手术取栓……这些黄金急救时间,普通人可能都很陌生,但对于鄞州区第二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是每天上演的“生死时速”。

  2019年3月,鄞州区第二医院与区域内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携手,启动“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以鄞州区第二医院为龙头,联合姜山、茅山、咸祥、塘溪、首南、钟公庙、潘火、下应等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并与120急救中心、交警等部门密切协作,实现了院前急救、转诊转运、院内抢救、危重症监护救治等系统化整合。通过统一调度,组成无缝衔接的救治链,建设1小时急救网络,打通生命的绿色通道,为区域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类创伤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并以此推动区域医共体建设。

  这是一份“起死回生”的事业

  “有劲。”对于鄞州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阮琳来说,支撑他数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急诊一线的动力,就是这份“起死回生”的事业。

  争分夺秒把心跳已经停止、脑部已经梗死的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稳定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是“三大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去年,鄞州二院接诊的16.2万人次急诊病患中,进入抢救室急救的有1.1万余人。其中,胸痛中心成功抢救急性心梗病人77例,卒中中心成功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00余例(含静脉溶栓100余例,介入治疗近40例),而更多的则是各种类型的创伤患者。入抢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在30%以上,超过浙江省县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

  早在建立“三大中心”前,鄞州区第二医院就超前建设了近万平方米一流配置的急救医学中心,拥有19张抢救床、17张EICU床位和70余张急诊病区床位。这里,真实地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一次次险象环生、惊险刺激的抢救经历。

  以急救医学中心为前沿阵地,医院以创伤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为依托,整合全院资源,规范临床路径、优化各项流程,打造一个响应迅速、衔接紧密、治疗精准、配合默契的生命救护体系,确保为所有就诊病人提供有效、优质、便捷、安全的救治服务。

  在恶性心率失常引起的心源性猝死面前,及时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目前只有30%的幸运儿能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急救。岑先生是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救治过的所有幸运儿中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发病的第一时间他刚巧就在医院内。

  当时,岑先生到医院接妻子出院,不料办理出院手续时,他突然倒地,口唇发紫,四肢抽搐。值班护士见状立马摸了摸他的鼻息和颈动脉:“糟了,呼吸心跳停止了!”即刻,医护人员就出手开始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心电监护仪也显示:患者严重室颤!

  医护人员一边施救一边将患者紧急送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医生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并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护士团队默契配合,使用呼吸皮囊辅助通气、开通静脉通路并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准备气管插管、记录抢救时间……抢救现场有条不紊。

  经过五个循环的不间断心肺复苏,岑先生的心跳和颈动脉搏动终于恢复了。心电监护仪显示为房性心律,现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53分钟后,岑先生恢复了意识,自己可以缓缓坐起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像岑先生那么幸运。由于意外和病痛发生有不可预见性、救治的紧迫性、伤情的多系统性等特点,阮琳看到过因严重车祸已无法施救的患者,抢救过全身粉碎性骨折的抑郁跳楼少年,挽回过因家庭琐事喝农药自杀的农妇……可以说,进入创伤中心的病人,不仅是身体的受伤者,更是心灵上的伤病员。因此,鄞州区第二医院还在“三大中心”引入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医生耐心细致的辅导为挣扎在生死一线的患者带去更多生存下去的希望。

  而最让阮琳难受的是,每年都会接诊到溺水的孩子,有的孩子抢救及时救了回来,有的因为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留下一个家庭终身的遗憾。每每看到一朵青春的花朵凋谢,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都变成无能为力的苍白。“希望随着酒驾、戴头盔、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的普及,让不幸来得少一点再少一点。”阮琳告诉记者,急救患者中,交通、坠落、机械意外导致的创伤患者最多。前不久的一位严重车祸伤病人就让他印象深刻,这位66岁的女患者不幸成了两辆相向而行的汽车“夹心”,瞬间失去意识,被送入医院时已是大量失血、休克状态。右上臂伤得尤为严重,当医生解开包扎带时,血液喷射而出,肉眼可见所有肌肉、血管、神经均撕裂,仅肱骨相连,连动脉搏动都没有了。随后的CT检查结果提示,车祸还导致患者出现了降主动脉夹层、巨大后腹膜血肿,以及骨盆、肋骨、腰椎等多处骨折,病情异常复杂。医院紧急启动院级抢救小组,创伤外科团队与心血管科、血管外科、EICU(急诊重症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动,历经11个小时,期间经历多次危险,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做急救不仅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还需要正确的判断,是生命抢救的第一要素。”在阮琳看来,从事“三大中心”工作的医疗人员,必须非常敬业,拥有扎实广泛的医学理论知识,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进行有效的医疗救治,而这样一支急救团队的打造,人员的储备期起码需要五年以上,鄞州区第二医院都做到了。 

  “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


医院获“卒中防治中心”授牌

  “我爸被送到医院时身边没人也没钱,真是多亏了鄞州第二医院的医护不怕担风险和责任,及时抢救,才捡回一命!” 70岁的脑梗患者徐老先生的儿子至今感激医院“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担当。

  去年 9月6日傍晚,徐老先生在散步过程中突发脑梗倒在路边,路人发现后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入鄞州区第二医院。

  入院时患者已是意识不清状态,姓名、年龄不详,身上没有任何证件,无法联系家属并支付费用。但老人的病情刻不容缓,医院立刻开通了绿色通道,急诊医生迅速为老人开具头部CT、血管CTA检查,结果发现老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必须立即取栓!但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极高,且家属未能联系上,等不等?医生很犯难。等,患者极可能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不等,万一抢救过程中出现意外,家属很可能无法谅解。

  短暂的考虑后,参与会诊的神经内科专家当即决定:救人要紧,马上手术!并迅速向医院行政总值班汇报相关情况,征得同意。

  19:25,在完成血压控制、导尿、抽血化验等一系列术前准备后,老人被推入手术室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此时距离老人入院仅过去80分钟。约1小时后成功为老人开通了闭塞血管,脑部血供恢复正常。

  在公安部门的配合及联系下,老人家属也在手术期间赶到医院。术后没多久,徐老先生逐渐恢复意识,第二天已经能够正常说话,肢体又能动弹了。这样的生死营救,在鄞州区第二医院经常上演。仅去年,鄞州区第二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施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就多达84名,为这些危急重症患者争取到了黄金抢救时间。鄞州二院还与医共体各分院紧密配合,设立了24小时转诊联系电话,建立“三大中心”微信群,开通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实时沟通和传输患者病情信息,实现了“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确保急性胸痛、卒中患者在转运过程的安全,为无数的心梗、脑梗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

  “血压高达207/122mmHg,应该是急性脑卒中,赶紧转院!” 去年11月24日下午17:40左右,家住鄞州区潘火街道的陈大伯因突发四肢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就近来到鄞州二院医共体潘火分院急诊求助。

  分院急诊医生出于职业敏感,即刻为陈大伯开通了绿色通道,迅速采取心电监护、吸氧、床边心电图、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血糖监测等措施,并马上通知120救护车,同时通过微信平台联系医共体总院脑卒中中心,交代患者相关情况。

  当晚值班的总院急救医学中心和神经内科专家第一时间回复并做好相关抢救准备。18:10,120救护车抵达潘火分院;18:12,救护车载着陈大伯伴随着急救铃声呼啸而去;18:25,陈大伯顺利到达鄞州二院医共体总院急救医学中心,第一时间做了CTA(CT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认为急性脑梗死。仅入院约半小时后,陈大伯就接受了溶栓治疗。

  “无缝对接,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鄞州二院医共体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俊介绍,鄞州二院目前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浙江省卒中中心联盟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脑防委考核,成为鄞州区首个“卒中防治中心”。在创建过程中,医院不断改进卒中诊治流程,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为此,专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并设置了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再通过一个个时间节点的控制,使更多患者能够在抢救“黄金时间窗”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减少病患残障以及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改善患者的愈后。

  用自己的健康守护住患者的生命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心脏冠脉造影手术

  急性心梗的介入抢救时间是90分钟内,急性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4.5小时以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或动脉支架取栓,但两种方式对于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且相对于普通手术来说,心脏支架手术、取栓手术等都需要X光持续性照射显像,只有这样,医生才能从电脑屏幕上掌握病人心脑血管内部的情况。因此,手术医生又被称为“铅衣战士”,他们必需穿上30多公斤重的铅衣,带着沉重的防护装备上手术台。

  在满是射线的手术室里工作有什么危害,他们再清楚不过了。但对于这些医生护士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生命的守护。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每一次急诊介入手术的成功,就代表着挽救了一条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从进入手术室的那一瞬间开始,医生和护士关注的不是射线对自己的伤害,而是手术台上那位病人的生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医生、护士用自己的健康守护住了患者的生命。

  “导丝进入什么位置,如何到达血管堵塞点,一靠射线造影,二靠医生双手的精确操作。而病人给我们的机会永远只有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长期在射线下负重手术,神经外科主任雒仁玺的头发秃得厉害。但一谈起大血管堵塞6小时之内的紧急手术取栓,原来已经失语、偏瘫的病人们在术后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时,他的脸上还会透出一丝少年般的顽皮与得意。

  脑出血患者中,雒仁玺接触最多的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这些患者,有的正在说话,一声尖叫就没了。有的手机一摔,人就往后倒了。“第一次发生死亡率30%,第二次发生死亡率上升到70%,病人走的速度比心梗更快。”

  “心梗病人抢救越快效果越好,救治过程就像与死神赛跑,多抢一秒钟,病人的生存就会多一分的希望。”而在心内科主任王景斌看来,医生对时间的挑战,是战胜病魔唯一的法宝。患者一旦入院,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快速为患者完成影像、超声等各类检查及化验,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多学科协作专家团队进行抢救和治疗。

  今年,一位杭州到鄞州出差的马先生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闷、胸痛,倒在了路边。送到鄞州区第二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仅10分钟就完成了心电图,10分钟完成多学科会诊,结合心电图改变,考虑马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分钟内,马先生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实施介入手术,从血管穿刺到完成冠脉造影又只用了短短10分钟,随后开通血管、放入心脏支架,手术仅30分钟就完成了,患者的生命被抢救回来了。

  “从接诊到血管打通,在急救医学中心、介入室和心血管内科多学科协作下60-90分钟内就可完成,胸痛中心的建设搭起了‘救心高速路’,极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成功率。”王景斌告诉记者,2019年,鄞州二院胸痛中心共救治了77个急性心梗患者,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46例。但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以前老年人发病较多见,但近年来,急性心梗“盯上”了年轻人,这让胸痛中心的医护们更加忧心。

  不过,无论是心梗还是脑梗阻,抢救只是最后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最好的办法依然是让更多的潜在患者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治,以避免最后的悲剧。因而,鄞州区第二医院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把更多的工作下沉到社区和基层医院。

  2019年,仅卒中中心就面向医共体辖区内社区群众先后组织了18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筛查及脑血管病健康宣教,累计筛查1107人次;组织和参与各乡镇街道及社区义诊、健康宣教活动16次,约有500余名基层群众从中受益。

  “脑梗、心梗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有关,如不健康饮食与肥胖、缺乏锻炼、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熬夜等。” 神经内科主任徐俊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健康生活减少这类病症的发生。  (应于波、谢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