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胀达人”“晒”理财高招

2011年07月10日 10:39 宁波日报

  面对一路上涨的物价,怎样进行合理的投资和消费,既能保证适当的收益率不至于荷包太“缩水”,又能省钱少浪费保证生活品质不下降?记者在采访中接触了各路“抗通胀达人”,从“买菜”到“买房”,揭秘他们在CPI高位下的种种理财高招。

  网友竞晒省钱攻略: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在食品领涨的背景下,怎样买菜成了比拼理财智慧的“战场”。近日,一份“买菜省钱攻略”走红网络,这份“攻略”介绍了不少买菜省钱的妙招:比如最好盯着一家品种多的菜摊买,并且经常在同一家买。比如买之前多比较菜摊和超市的价格,建议多逛逛。比如关注天气情况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菜等等。

  其中不赶早赶巧避开早高峰,变“赶早”为“抄底”,被奉为买菜的“必杀技”。根据网友“七里飘香”的经验,避开买菜的早高峰,利用午休或晚上下班时间采购,价格要比早晨便宜三成左右。

  其他的“衣、住、行”也是妙招连连。选择一款适合的手机套餐、机票尽量上午买、旅行时住大学招待所、购买电器认准节能标志等,网友们无不倾囊托出“省钱经”。近日网上一则《上海精明小资女省钱20招,绝!》的帖子引来粉丝无数,打车时每15公里抬表结账一次、使用联名信用卡等小招式得到不少网友的推崇。

  而一些不常上网的老年人也不甘落后。在太原市一家电力企业从事保洁工作的郭灵凤为了对抗通胀、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购买蔬菜水果肉类时只选择当季品种,她告诉记者,“当季农作物产量大、价格便宜,生长符合自然规律,相对比较健康。”

  “高科技”+“准金融”:都市白领团购、租赁一个都不少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购和团购逐渐受到年轻人青睐,一些上班白领选择充分利用网上各类“省钱工具”对抗通胀。

  几个月来,安徽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刘婷已经很少去商场了,主要是通过一些值得信赖的电子商城购物,并充分利用电子商城推出的优惠券、购物返利网站获得进一步优惠。

  团购虽然有风险,但一些市民还是乐此不疲。正在装修婚房的北京市民张鹏飞近日参加了某网站组织的“千人集采”活动,以团购方式节省开销。“现场交100元订金就能订到当天的优惠折扣,商家承诺一年内商品价格不变,而且保证是全北京最低价。”他说,“在建材价格不断调高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省力省钱地淘到质优价廉的材料和服务,省一分就是赚一分。”

  眼看着利率跑不过CPI,一些工薪家庭除省钱外也在想招儿花钱,比如买保险或者外出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理财”。张蕾说,现在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特别是重大疾病治疗依靠社保远远不够,与其让钱放在银行贬值,还不如买保险,反正存钱也是为备将来不时之需。她告诉记者,她现在给家里每人都买了商业大病险和意外险。

  通胀形势扑朔迷离:专业人士巧投资

  针对未来物价走势,很多人选择“跟着感觉走”。不少人认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更多投资”最合算。

  宝洁公司高级经理武玮长期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各类投资,2009年利用大学期间股票获利以及工作两年的收入在北京市顺义区投资了两处房产,如今已获利原房产总款的1.5倍。

  在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偏高,短期内增长空间有限。二线市场二手房变现困难,不利于资金流动。所以现在已没有再继续投资房产以及股票,而是将家庭积蓄中的5%用于信托投资,10%用于债券基金投资。大部分资金处于活期存款状态,等待市场机遇。

  北京另一位从事股票研究和投资的私募投资人士说,目前他所投资的股票收益率不到7%,与通胀率相当,但“不可能所有人在每一个经济周期都战胜通胀,适当有些收益弥补通胀损失就可以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对于购买房产和股票,更多既缺少资金又缺少经验的人选择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在加息周期下,短期以及超短期理财产品最受欢迎。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银行理财产品周报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元。

  北京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王健宁则介绍了适合绝大多数投资人的4321黄金法则,即40%用于供房及其他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10%用于保险。